马原\(\Rightarrow\)思修\(\Rightarrow\)史纲\(\Rightarrow\)毛中特
颜色越深越重要...
马原
https://whimsical.com/JLa4a3eTUNsMyVse285R7W
一、总论
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构成
- 内涵: 创立者、内容(观点)、目标、立场、作用
- 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科学社会主义(目的、归宿)
- 提出:恩格斯于《反杜林论》中整理而成
考点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 基本立场:站在人民一边
- 基本观点:包含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
- 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包含辩证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群众路线等方法
考点3: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获得《共产党宣言》后更名)
-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 社会根源/经济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充分发展
- 阶级基础/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抗剥削与压迫
-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考点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 科学性: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独有特征)
- 革命性:彻底批判以往的理论(但不全盘否定)、无产阶级立场
- 实践性:改造世界(显著特征、独有特征)
- 人民性:人民至上、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性以阶级性为基础(阶级性: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人民服务)
- 发展开放性:不断发展、吸收其他优秀的理论
考点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知工具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https://whimsical.com/5k3UqnDWtz2rjR5UCYXoWH
考点6: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
- 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
-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 古代朴素(古典)唯物主义:实物
- 近代形而上学(\(\ge\)机械)唯物主义:原子等粒子
-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一切客观存在(如,人类历史)【c包含a、b】
-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
- 主观唯心主义:本我的意识(人自身的意识)【王阳明、慧能】
- 客观唯心主义:我之上的客观精神【程朱理学、上帝、道】
-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 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 可知论:有同一性(即意识可以认知物质)【唯物、唯心】
- 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即意识不能认知物质)【二元论(不彻底的唯心)】
- 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 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 辩证法
- 孤立、片面、禁止、无矛盾 ——— 形而上学
注: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创立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
(一)、唯物论
考点7: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 恩格斯:具体物的总和与抽象
-
列宁:标志客观实在,人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感觉存在、为感觉所反映
定义方式: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注:定义方式的方法:属类加修饰、同级别概念关系
-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根本属性:运动
考点8:物质和运动
- 运动的概念: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
- 批判两种错误观点:
- 物质静止:形而上学
- 精神运动:唯心主义
考点9:运动和静止
-
静止的概念: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位置和根本性质的稳定状态
-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绝对无条件vs相对有条件
-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渗透、包含【鸟鸣山更幽、风定花尤落】
注:词性一致对立统一【男女、美丑】、词性不同不可分割
-
-
批判两种错误观点:
- 夸大静止:形而上学
- 夸大运动:诡辩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考点10:物质运动与时空
- 时空的概念:时间一维性、空间三维性
-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 时空的特点: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绝对性(绝对存在)、相对性(相对论)、有限性(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无限性(所有的事物是无限的)
考点11: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 实践是连接物质与意识的桥梁
- 实践就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 人类产生以前,物质世界就是自然界,现在物质世界包含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 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经济政治文化)
-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实践构成这一矛盾
考点12:意识的来源、本质和作用
- 意识的概念:自然界(\(\lt\)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本质】
- 意识的来源: 反应特性(所有)\(\Rightarrow\) 刺激性感应(低等)\(\Rightarrow\) 感觉和心理(高等)\(\Rightarrow\)意识(人类独有)
- 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劳动(决定)、语言(重要,物质外壳) 语言的含义是意识
- 意识的本质: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对物质进行反映,物质是客观的,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
\(\star\)意识的作用:能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star\)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1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相互区别:
-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 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反例: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庸俗唯物主义)】
- 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 相互联系:
- 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通过实践)
- 意识到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对立性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发挥主观能动的前提和条件:
-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考点1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反例:二元论】
-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反例:唯心主义】
-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反例:旧唯物】
-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表现:
- 意识统一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其他什么也没有】
-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属于物质】
-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法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派别的联系与区别
(1). 与唯心主义:
- 联系:都是可知论,一元论
- 区别:
- 物质是本源vs意识是本源
- 能动反映论vs先验论
- 彻底的辩证法vs部分坚持辩证法
- 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
(2). 与旧唯物主义
- 联系:都是唯物,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区别:
- 能动反映论vs机械反映论
- 坚持辩证法vs完全不认同辩证法(半截子唯物)
- 历史观上唯物vs历史观上唯心
- 坚持实践(独有)vs没有实践【根本区别】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启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二)、辩证法
考点15: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
-
联系的概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的
-
联系的特点:
-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 普遍性:
-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结构性
- 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 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 条件性:
-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抑制的作用
-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发展的内涵(概念):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趋势就是发展。 (绝对无条件的)运动 = 变化 \(>\) 发展(永恒的)
-
发展的实质: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反例:新事物一定产生于旧事物之后】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 新事物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 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的优点,增添了新内容
- 新事物符合群众利益,受到群众拥护
- 过程的观点:
-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考点16:原因和结果
- 原因和结果是解释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前后相继即为因果❌】
-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 关系:对立统一
- 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既定的条件下,因果的区分是确定的】
-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 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有其因必有其果❌,有因必有果☑️】
- 方法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考点17:必然和偶然
-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 偶然是指——————并非确定发生的趋势
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既是必然又是偶然【缘分】
-
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他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内部vs外部);表现形式不同(稳定vs不稳定);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决定vs影响)
-
相互联系:必然寓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方法论:重视必然,把握趋势;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机遇
考点18:可能和现实
- 可能和现实是解释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 可能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前途的种种趋势
- 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
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潜在vs实际存在
-
相互联系: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
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转化为现实
-
现实的可能vs抽象的可能:在现实中的依据是否充分
- 方法论: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主义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理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考点19:现象和本质
- 现象和本质世界时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
- 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思维才能把握
- 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现象是个别具体的,本质是一般普遍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假之分,假象错觉不相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错觉一定是被假象迷惑导致的❌】
-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
方法论: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同时又因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考点20:内容和形式
- 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
-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综合,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 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存粹的内容
-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是,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例:生产力(内容)—生产关系(形式)
- 方法论: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益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符合的形式。
考点21:对立统一规律
-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既同一又斗争】
- 同一性概念: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 斗争性概念: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对抗性、非对抗性)
- 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 相互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题哦啊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 方法论:“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地继承“;“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 同一性作用
-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 斗争性作用
- 矛盾双方在斗争中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实现事物的质变
-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的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发展的质变
- 方法论:事物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和谐(对立统一)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 同一性作用
-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普遍性的概念:矛盾无处不在,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 特殊性的概念: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包括:
-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
-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关系:
- 相互区别: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 相互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俩开共性的个性。
-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
概念: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其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
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方法论意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
- 矛盾分析法:
- 中庸、和谐不走极端的思考方法和态度;去同存异,差异中谋求共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福相依;
- 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反向思考,逆向思维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 两点论和重点论;抓关键,看主流
-
考点22:质量互变定律
-
概念:
-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认识质是人生和时间的起点和基础,只要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的意义: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认识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
度是保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关系
- 相互区别:略
- 相互联系: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反例:激变论】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反例:庸俗进化论】
-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方法论
- 理论上的方法论:夸大质变导致激变论,夸大量变导致庸俗进化论
- 实践中的方法论:适度原则;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考点23:否定之否定规律
-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外在力量对事物进行消灭】
-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形而上学: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彷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 方法论:
- 理论上的方法论
- 只看到回归,没看到发展:循环论
- 只看到繁杂,看不到回归:直线论
- 实践中的方法论
- 前途是光明的
- 道路是曲折的
- 理论上的方法论
考点2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外部必然)
-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观念逻辑)
考点25:辩证思维方式
- 归纳与演绎
- 分析与综合
- 抽象与具体
- 历史和逻辑
(三)、认识论
考点26: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
错误的实践观
- 中国古代哲学:实践被称为“践行”,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 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忽略客体】
- 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忽略了客观性】
-
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活动联系起来,但他理解的实践仅仅限于日常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
正确的实践观: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
感性的:受意识指导,体现目的性
- 对象性:客体
- 物质活动:属于物质,具有客观性
- 实践的本质含义(概念):实践是人类(独有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 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主体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 直接现实性:将脑中的变成现实的
- 自觉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实践内涵不同
考点27: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主体借助中介作用于客体
-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自主性、能动性】
-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包含知识性因素(首要)【知识、经验】和非精神性因素【情感、意志】
- 实践主体分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
-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所有的物都是客体❌】
- 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 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 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主客体本质上是一致的
- 实践关系【根本】
- 认识关系
- 价值关系
- 主体客体化:主体改造客体【客体变化】
- 客体主体化:客体融入主体【主体变化】
- 实践的形式:
人的活动分为本能活动与实践活动
-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
- 社会政治实践(搞关系)
- 科学文化实践
- 虚拟实践【新类型、派生形式、相对独立】: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
考点28:实践决定认识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天赋仅仅只有影响作用,间接经验也只是影响作用】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考点29:认识的本质
-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思想和感觉
- 旧唯物主义:直观(机械)反映论
-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应性特征
- 还具有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 认识的反应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
- 能动反映论的两个突出特点:
-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 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考点3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 感性认识:
- 对象: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
-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 理性认识:
- 对象: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
-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 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生活中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经验主义错误
- 方法论
-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 感性认识:
-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重要性:从认识到实践,是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 实现飞跃的条件:略
考点31: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影响因素)
- 理性因素
- 概念: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 作用: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等
-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 概念: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 作用: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考点32:认识的规律
-
认识发展的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
- 从客观上看,事物的暴露有个过程
- 从主观上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任谁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考点33: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
- 实践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
考点34:真理及其特点
- 错误的真理观
- 马赫主义:真理是“思想形式”,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 实用主义:“有用就是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真理一定有用☑️】
-
正确的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真理的特点:
- 客观性——一元性(本质属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 内容:外部的物质世界
- 检验标准:实践
- 形式是主观的
- 绝对性: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 真理所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辩证统一
- 相互依存
- 相互包含
-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 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 方法论:
- 只看到绝对真理:教条主义
- 只看到相对真理:诡辩论(怀疑主义)
- 客观性——一元性(本质属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考点35:真理和谬误
-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的相对性\(\ne\)谬误
- 相互区别: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是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 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阿里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这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过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考点36: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一、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不是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 唯一标准;
- 不可推翻;
- 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 一定时期内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切;
- 不是一次完成;
- 已被检验的仍需接受再检验
考点37:真理与兼职的辩证统一
价值指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的特点:客观性、主体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主体性(\(\ne\)主观):主体不同,价值不同
- 多维性:维度不同,价值不同【个体、家庭、社会】
- 社会历史性: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价值评价的特点:
-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认识分为知识性认识(客体)和评价性认识(主客体关系)
-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知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考点38: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许勇于创新
考点39:自由和必然
自由:想怎样/能动;必然:该怎样/规律
自由是有条件的:
- 认识条件:认知越多越自由
- 实践条件:
-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
- 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四)、唯物史观
考点40: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唯心史观的缺陷:
-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没有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中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唯物史观:
- 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考点4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
- 地理环境【低级概念】
- 人口因素【低级概念】
- 生产方式(决定性)
- 生产力
- 劳动资料
- 劳动对象
- 劳动者
- 生产关系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 产品分配关系
- 生产力
社会意识:
- 社会心理
- 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 社会意识形式
- 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阶级有关):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 非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阶级无关):语言类、心理学及自然科学
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考点4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
-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 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 劳动者 = 生产力 科技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科技渗透在三要素中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在社会历史中发挥决定作用~~
生产关系是任务在物质生产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 生产力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性):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 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力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考点4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决定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 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交集:意识形态
-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起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就是社会意识形态
关系:A决定B,B反作用于A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判断上层建筑是否先进,看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能否适应先进的生产力
考点4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经济形态
- 政治形态
- 意识形态
特点:全面的、具体的、历史的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力
社会形态更替的特点:
- 统一性和多样性:
- 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从横向看,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民族作选择的理由:民族利益、交往、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
-
前进性和曲折性
考点4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两对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考点4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重要动力)
考点47: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
考点48: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考点49: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 生产方式
- 生活方式
- 思维方式
考点50: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
考点5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对人们,从量上来说是指社会人口中对绝大多数
考点5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因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创造历史的过程受到社会利税条件的制约,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方法论:
-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考点53: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有一定作用,与人民群众一起创造历史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https://whimsical.com/EdqG3sRnTmfMEwQD4dUisg
考点5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途径:
-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 从商人和高利贷这转化而成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
-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经过资本主义革命和产业革命,最终确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考点55:价值是什么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
- 社会分工的出现
-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和一般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缺一不可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两因素
价值就是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来源于具体劳动
考点56:价值如何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实践或者劳动强度,而是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考点57:价值如何表现
顺利通过交换就可以表现价值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五大职能:
- 价值尺度:货币可以用自己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 货币自己也是商品
-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 流通手段:货币可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可以不足值【劣币驱逐良币】—> 纸币
- 贮藏手段:作为财富被保存
- 支付手段: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支付手段没有现货交易
- 世界货币:
货币产生后,商品划分为代表各种使用价值的商品 和 货币
考点58:价值有何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供求和币值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 可能会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级分化
-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考点59: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考点6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事,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 深化对科研人员、经管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 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考点6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指的是人的劳动能力(体力+脑力)
劳动者 对比 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
货币所有这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增殖,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资本可以增殖
考点62: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考点63: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赠殖过程的统一
- 从劳动的方面来看:
- 具体劳动的任务:转移“面粉”的价值
- 抽象劳动的任务:生产新价值
-
从资本的方面来看:
全部预付资本100元。
- 购买面粉的80元,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最终产品中去,不会增殖。称之为不变资本(C)
- 购买工人的20元。由工人的劳动再创造出来,并能够增殖。被称为可变成本(V)。并能够带来剩余价值(M)
- 剩余价值率M‘ = M/V。 衡量剥削程度
- 从时间的方面来看: 全天工作8小时。
- 前4个小时,为自己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
- 后4个小时,为资本家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的分类:
- 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 超额剩余价值:单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创造的差额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超额赚取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不存在绝对“无人”
- 转移剥削
考点64:资本的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就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就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有机构成:
- 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物比物】
-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值(C:V)【钱比钱】
-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小,造成大批失业。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剩余人口过剩→ 贫富差距增大→ 资本主义灭亡
考点65:剩余价值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 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
- 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
- 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在运动中增殖,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两个关键因素:
- 资本周转时间
-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资本的划分:
-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是否能增殖(是否能带来剩余价值)
-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执行的不同职能形式
-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资本的周转方式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东西卖得出去,钱收得回来)和实物补偿(原材料买得回来,钱花得出去)问题
- 生产资料:A
- 生活资料:B
A(v)+A(m) = B(c)
考点66: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成本:C+V
利润:m = r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行业间竞争形成的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超额利润:超额剩余价值(企业间竞争形成)
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在利润平均化规律的作用下,产品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或者地租。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考点67: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贡献:
- 创立唯物史观
- 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考点68: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物物交换不会有这种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 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 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本质)、萧条、复苏和高涨
考点69: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
- 对内: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民主制度:“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法制: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原则有:所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国家政权: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主体独立行使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控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党机制
考点70: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考点71: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垄断形成的两种方式(手段):
-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
-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支配
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利润,通过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多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控与控制。
垄断形成的原因:
- 获得高额利润
- 避免两败俱伤
- 形成竞争限制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控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控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 是不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 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 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
- 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是指操控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经济上:“参与制“来实现
政治上:同政府“个人联合”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来源:归根结底还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讲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利润的实现: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是,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考点72: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手续爱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被动和经济未久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五种:
-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 宏观调节:
- 目标: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 微观规制:
- 目标:规范市场规范,限制垄断,保护竞争,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 类型:其一是反托拉斯法(垄断);其二是公共事业规制;其三是社会经济规制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体脂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 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的逐步增加;
-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发,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 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
-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 借贷资本输出
- 生产资本输出
- 商品资本输出
从输出资本来源看,主要有两类:
- 私人资本的输出
- 国家资本的输出
经济社会后果:对你资本输出国来说是有利的,对资本输入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国家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同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议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一共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考点73: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 国际分工进一步分化【原本是垂直型的分工(按照行业进行分工),如今更加扁平化】
- 贸易的全球化【商品服务跨国界】
- 金融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流通】
- 企业经营全球化【企业部门全球化配置】
导致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 跨国公司的发展;
-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 发达国家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 各国特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理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
-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化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考点74: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个体资本所有制
-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
- 法人资本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社会阶层变化:
-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参与直接经营和管理,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 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经济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 柴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出现;
- 两级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考点75: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本质)
-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考点76: 2008年国际经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在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民生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 经济发展“失调”【“保护主义”抬头】
- 政治体制“失灵”
-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考点77-79: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
四、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80: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从16世纪初期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开始,经历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两次飞跃)、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也经历了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工人】
- 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考点8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考点82: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马克思、恩格斯在知道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二是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安全平等
考点83-84: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的探索
十月革命的影响:
- 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 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 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远离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重大贡献、思想遗产】
苏联的基本特征:
-
经济方面:
- 经济发展战略: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
经济体制: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
政治方面:
只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考点85-86: 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贡献
- 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 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 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考点87: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有九个原则
考点88: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 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
- 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考点89: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与不断完善
建设社会主义必然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
-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 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 经济全球化队员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考点9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簪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尽细节描绘
考点91: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考点92-94: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低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
思修法基
https://whimsical.com/Stq9PcRKvCoEf5MJhuvxyU
一、思想篇
考点1: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时代新人”的特征:
- 要有崇高理想,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 要有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考点2: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考点3-4: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考点5: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但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考点6: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最重要的命题点】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的内涵:人生目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的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生目的的重要作用:
-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
人生态度: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
- 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 人生价值的层次: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深需要的满足程度。
-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自我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社会价值: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加追
关系: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保障(基础)
考点7: 人生观与世界观
世界观的内涵: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8: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对立同意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模版:
个人利益(需要)与社会利益(需要)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需要的反映。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考点9: 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 什么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们、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尚的人生追求。
- 为什么“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 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深刻理解人为了什么而活、应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等道理。
- 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们、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自觉用真善美来塑造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考点10: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走好人生之路,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处理生活中各种个样的苦难和问题,保持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人生需认真
- 人生当务实
- 人生应乐观
- 人生要进取
考点11: 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 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
-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考点12: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 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考点13: 反对错误人生观
- 反对拜金主义
- 反对享乐主义
-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考点14: 成就出彩人生
- 与历史同在
- 与祖国同行
- 与人民同在
考点15: 理想信念
理想的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分类: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对象),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 (理想的内容),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层次)等
理想的特征:
- 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 理想具有实践性。作为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知的结晶。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 理想具有时代性。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的理想也有所不同。
信念的内涵: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理性的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
- 信念具有执着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 信念具有多样性。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离开理想这个人们确信和追求的目标,信念无从产生;离开信念这种对奋斗目标的执着向往和追求,理想寸步难行。
在此意义上,理想和信念难以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将理想与信念合称为理想信念。
考点16: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作用)
理想信念的作用
-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考点17: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原因:
-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 马克思主义是当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考点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的原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考点19: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如何理解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共产主义是现实活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考点20: 正确理解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存在这对立的一面,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必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和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变成空想。
实现理想的过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21: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概念
个人理想是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一方面,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正确的个人理想不是依个人主观愿望随意确定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
- 另一方面,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密不可分。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的个人理想基础至上。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万能模版: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固定逻辑
-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
-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
-
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个人的实现是在社会实现的基础上完成的
- 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无数个人**的凝练升华
- 社会保护个人的正当诉求,但当个人与社会个发生冲突时,个人需服从于社会
考点22: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 立志当高远
- 立志做大事
- 立志须躬行
中国精神:
-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考得更多】
-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考点23: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精神的表现:
- 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 表现为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 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 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重精神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考点24: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概念:民族精神是在一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 民族精神的内涵(“四个伟大”)
- 伟大创造精神【四大发明】
- 伟大奋斗精神【开辟开垦】
- 伟大团结精神【团结斗争】
- 伟大梦想精神【神话故事】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概念: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 时代楷模【个人】
- 精神脊梁【事件】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 一切民族精神都曾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
考点25: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的意义(作用):
-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考点26: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要求和特点
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ne\)国家)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统一是每一个人的使命和责任
-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基本】
-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民族的胎记、精神基因、摇篮
- 爱自己的国家: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对象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 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
考点27: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
-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对大陆公民的要求)
-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有面向世界
如何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
- 必须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考点28: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 促进民族团结
-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考点29: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变通求新,因革损益、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思想观念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考点30: 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改革创新的意义(作用):
-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 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吧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考点31: 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 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二、道德篇
考点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核心价值观
- 概念: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 意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观的提出,鲜明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单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 二者关系:
- 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考点33: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必要性):是有效整合我国的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聚合磅礴之力的重大举措,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意义重大而深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考点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点3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同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机活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却让中国发展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性、可信性的检验。
考点3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 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作为人类社会最为先进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 人民性体现在它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鲜明的人民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道义感召力。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还源于它的真实性。
考点37-38: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 扣好人生的扣子
-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 勤学: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 修德: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 明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 笃实。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考点39: 什么是道德
- 道德的起源
-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意识的产生】
-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 道德的本质:
-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 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质和内容。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相应的就有什么样的道德【普天之下,君要臣死。。】
- 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
- 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历史继承性,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道德是社会利益的特殊调节方式,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软性的规范。
-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
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还有导向、激励的功能】
- 认识功能:(行为前)反映社会关系
- 规范功能:(行为中)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 调节功能:(行为后)【最重要的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
-
道德的社会作用: 两种错误观点:道德万能轮、道德无用论
- 道德对经济基础有巩固发展的精神作用
-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 道德通过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考点41: 道德的变化发展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考点42: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 注重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
-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对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待美德】。
- 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 要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传统道德建设
-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复古论,一种是虚无论。
考点43: 发扬中国革命精神
-
中国革命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
- 中国革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从它形成的时候起,就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
-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 为实现社会数亿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地址腐朽思想的侵蚀
考点44: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进步,既要主义在文明交流中坚守自身优秀的道德传统,也要在文明互鉴中积极吸收其他有益道德成果。
- 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优良的道德传统,都对道德的发展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
- 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道德成功,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 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地继承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
考点45: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三个层次:
-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 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
考点46: 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
特征:
-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公共秩序
分类
- 道德规范
- 法律规范
意义
- 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 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 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文明礼貌:社会交往必然的道德要求
- 助人为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 爱护公物: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 保护环境: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 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公共生活最低要求:遵纪守法,公民生活最低要求:爱国守法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成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正能量
-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 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考点47: 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爱岗敬业(最低要求)
-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在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办事公道
- 服务群众
- 奉献社会: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 树立崇高的择业观
- 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 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 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 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考点48: 家庭美德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 注重家庭: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 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注重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这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这重要的影响。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家风,促进家庭和谐。
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 婚姻与家庭。婚姻是指有法律所确认的男女良性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指在婚烟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 婚姻中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動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 尊老爱幼。子女要孝敬、赡养父母及长辈,父母要抚育、爱护子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 男女平等。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 夫妻和睦。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互助互让。
- 勤俭持家。
- 邻里团结。
考点49: 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的概念: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稳定性、综合性、实践性)
个人品德的作用:无论是社会的和谐有序,还是个人的人格健全,都有赖于个人品德的不断提升。
-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 学思并重
- 省察克治
- 慎独自律
- 知行合一
- 积善成德
锻炼高尚道德品格
-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 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 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考点50-52: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向道德模范学习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引领社会风尚
三、法律篇
考点53: 法律的含义
-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 制定(包括修改、废止)
- 认可
- 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整体意志☑️ 总和❌
- 统治阶级本身也必须遵守
-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 除了法律,统治阶级的意志还体现在国家政策、统治阶段的道德、最高统治者的言论等形式中
综上所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考点5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不是根本保证,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阶级性、人民性相统一)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独有)、继承性、强制性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考点55: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 法律制定:
- 属性: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 环节:提出、审议、表决、通过
- 原则:贯穿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 立法:
- 人大【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地方人大(地方性法规)】、
- 政府【国务院(行政法规)、部委(部门规章)、地方政府(地方性规章)】
- 法律执行:
- 属性:实法律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
- 原则:原则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执法人员保护执法机关的公信力)、效率
- 执法主体: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政府中想有执法权的下属机构、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组织
- 法律适用:
- 司法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 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 原则:司法公正;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司法独立
- 法律遵守:
- 属性: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 含义: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 守法主体:一切组织和个人
考点5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上次修宪2018年,
怎样可以修宪:
五分之一提议,三分之二通过
回顾党领导的宪法建设史,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
- 重要:制定和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
- 合理:我国现行宪法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的,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 党的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扬民主,领导人制定出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
- 发展:党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宪法的地位:
- 我国宪法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
-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 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我国宪法的基本准则:
- 党的领导原则
- 人民主权原则
-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 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 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 基本政治制度
- 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57: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 宪法相关法
- 人大组织法
- 政府组织法
- 国旗法
- 国徽法
- 国歌法
-
民法商法:【公司法】
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基本原则。
2020年颁布民法典,相当靠谱
商法:
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范畴,是与民法护卫补充的部门法。商法遵循民法的基本准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
-
行政法: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
- 经济法:国家层面调整【反垄断、税法】
- 社会法: 劳动关系等
- 刑法:犯罪与刑罚
- 罪刑法定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 宪法相关法:
- 内涵: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
- 具体类型:选举法、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旗法等
-
民法商法:
- 内涵: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商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
-
具体类型: 民法:民法总则、海商法、保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商法:证劵法、海商法、保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
行政法:
- 关于行政权等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
- 具体类型:行政处罚法、环境保护法、教育法、网格安全法等
- 经济法:
- 内涵: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
- 具体类型:预算法、价格法、所得税法、森林法、税法等
- 社会法:
- 内涵: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
- 具体类型: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社会保险法等
- 刑法:
- 内涵:规定犯罪和刑法
- 具体类型:危害国家安全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考点58: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官司),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不去法院)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
非诉讼程序法:
- 仲裁法:仲裁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自愿、独立、一裁终局,与其他方案不兼容
- 人民调解: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与其他方案兼容(诉讼前调解)
此外还有引渡法、海事特备诉讼程序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考点5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重大意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把手。
考点6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 完备的法律体系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是政府、法治社会的基础
-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
-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建立的有效的法治化权利监督网络,是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
有力的法治保障
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
-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考点61: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十六字方针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 科学立法: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
- 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 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 全民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用户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理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法律权威:外在强制力、内在说服力
考点6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医院的统一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党(保证)、法治(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样坚持党党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
考点63: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民是依法治国党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依法治国党基本原则。
考点64: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体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考点65: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 法治的地位: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 德治的地位: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的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 法治的作用: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 德治的作用:德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理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
-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途径
- 法治的实现途径: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
- 德治的实现途径: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
- 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法对德:促进、保障;德对法:支撑、滋养???
- 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应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在得到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
- 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 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依法加强对群众翻译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
考点66: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 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 从我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高法治,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学习借鉴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能企图用一种法治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
考点67: 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法治思维的含义
- 正当性思维
- 规范性思维
- 可靠的逻辑思维
- 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法治思维的特征:必须抛弃人治思维
- 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力争的基本依据;而人治思维以来个人的魅力、德性和才智
- 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人治则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 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而人治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
- 在标准上,分水岭在于最高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
法治思维的内涵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
- 法律至上: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并要求其他规范不能超越法律规范,不得与法律规范相抵触
- 普遍适用性
- 优先适用性
- 不可违抗性
- 权力制约:权利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则和约束
-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用。一般来讲,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权利公平三重含义:
- 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非歧视”
- 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
- 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机会公平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
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规则,不得因人而异
救济公平包括司法救济公平、行政救济公平、社会救济公平
-
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 宪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 立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重要条件
- 行政保护是权利保障的关键环节
- 司法保障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
- 正当程序: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考点68: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 法律权威的含义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
- 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法律占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法律才有权威
- 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只有法律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法律才有权威。
- 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只有法律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遵循,法律才具有权威
-
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只有法律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法律才有权威。
-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 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法律权威是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和关键
- 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 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 信仰法律
- 遵守法律
- 服从法律
- 维护法律
考点69: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 学习法律知识
- 掌握法律方法
- 参与法律实践
- 养成守法习惯
- 守住法律底线
考点70: 法律权利与义务
法律权利的含义: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限制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
权利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
权利→ 法律 → 上层建筑
法律权利的特征:
- 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 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存在差异
- 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许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 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可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的含义:法律义务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的要求从事一定的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义务表现为两种形式:
- 作为
- 不作为
法律义务的特征:
- 法律义务是历史的【依法纳税】
- 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戴口罩】
- 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违法设定义务
- 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腿断了没法服兵役】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 法律关系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权利,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 有些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教育、劳动】
-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律平等。
-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表现为法莲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
- 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
- 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不能绝对化)
- 互利互赢 在国家规定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一致的情况下,在行使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人人平等的制度中,一个人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他们都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实现了各自的利益
考点71: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 政治权利:选举权利、表达权、民主管理权、监督权
- 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
- 财产权利:私有财产权、继承权
- 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
-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信仰宗教的自由、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举行或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文化教育权
- 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
- 权利行使的目的
- 权利行使的限度
- 权利行使的方式
- 权利行使的程序
考点72: 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
-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公民实现法律权利与自由的前提
- 遵守宪法与法律:
- 保守国家秘密
- 爱护公共财产
- 遵守劳动纪律
- 遵守公共秩序
- 尊重社会公德
-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祖国利益对外主要是指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对内主要是指公共利益
- 依法服兵役:我们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 依法纳税:纳税是公民应该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
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公民未能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包括民事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史纲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考点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 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
- 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 文化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释道)
世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考点2: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对侵略
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夏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 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侵略及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后果: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考点3: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 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
- 仍保留一定的主权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 列强用武力将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
- 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政治支柱
- 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
- 中国的新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
-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 广大人民日益贫困且毫无政治权利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的变化:
- 地主阶级
- 农民阶级
- 工人阶级(无产阶级)
- 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小资不是资产阶级,是劳动人民】
考点4: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量大历史任务
-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国情→矛盾→任务→道路
考点5: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广州三元里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 鸦片:关天培、陈化成、海龄
- 甲午:邓世昌
考点6: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英国:西藏、云南;法国:广西;俄国:新疆;日本:琉球、台湾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甲午战争的后果
- 瓜分高潮
- 民族意识觉醒
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原因:
-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重要原因】
-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 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 由于不认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 由于小生产者的限制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这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义和团运动在粉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考点7: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的,原因有:
- 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
-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考点8: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早期维新派)
严复:《救亡决论》、《天演论》
孙中山:《振兴中华》
考点9: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 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
-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反抗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土地政策:天朝田亩制度【耕者有其田】
评价:
- 进步性: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没有废除】
- 局限性:
- 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 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 并未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
内容: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评价:
进步性:《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色彩的方案
局限性:并未付诸实施
太平天国的结局: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考点10: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地位
-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
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制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局限性表现在: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客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 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 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任务:反帝反封建;纲领:反封不反帝;结果:反帝反封建
教训:农民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考点11: 洋务事业的兴办
原因:为了购买洋枪洋炮镇压农民起义;加强海防、边防
指导思想:冯桂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止血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事业:
- 兴办近代企业:
- 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 民用: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伤害及其织布局(官督商办)
- 建立新式海陆军: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
-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赴美赴欧留学生
考点12: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起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是人们打开了眼界
-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提升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洋务派经营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阶级局限性】
-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教训:地主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考点13: 维新运动的兴起
兴起的原因: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维新活动:
- 公车上书
- 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 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 设学堂。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
- 办报纸。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
维新派和守旧派(洋务派)的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一下三个问题展开:
- 要不要变法
- 要不要新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意义:这场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它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路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寻懂开启
百日维新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
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训练新军
文化教育: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新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进步性: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局限性: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结果:戊戌六君子被杀
京师大学堂被保留
考点14: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意义和教训
意义:
-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 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教训: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守旧势力的反对:
-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 维新派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们群众
教训: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考点15: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正式沦为两半社会
-
清末新政破产
- 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 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开始成熟(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考点16: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 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武装起义
- 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及《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
- 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
- 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中国同盟会(全国性革命政党),机关报《民报》,革命纲领
考点17: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反清、民族独立国家)
评价: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反封不彻底)
-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评价:归根结底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民主权利难以保证
-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土地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归家,为国民共享
“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制归还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需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考点18: 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围绕中国究竟应该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手段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
-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意义:划清了革命和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 不反帝
- 反封建不彻底
- 精英
- 不分土地
考点19: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 同盟会在广州发动了两次著名的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黄花岗起义
- 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会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辛亥革命)
考点20: 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 从政权的组成人员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
- 从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政策看,各项政策集中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代表了广大中国人们的利益。
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评价:
进步性:《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进步性。它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局限性:
- 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 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考点21: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辛亥革命结束了統治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 辛亥革命不仅备在一定程度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考点22: 封建军阀统治的形成
孙文三个条件: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遵守约法
军阀割据的深刻原因:
- 中国主要是地方性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
-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用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考点2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挽救革命:
- 宋教仁被暗杀 —— 二次革命
- 袁世凯复辟—— 护国运动
-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护法运动
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教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它的领导者本身有这阶级局限性【根本】
- 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考点24: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
1918《新青年》改为同人刊物
《新青年》杂志和北大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的和文化的条件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 并不能为人民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 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
-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考点25: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十月革命对中国人的启示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 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管饭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群众路线)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的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以前,只有个别人信仰马克思)
考点26: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学生游行→工人罢工
中国政府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目标获得实现,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考点27: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特点:
- 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因此,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后就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决定革命性质的,不是革命的领导者,而是革命的对象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所属范围区别:
- 旧: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 新: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成为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意义:
-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 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因此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这队伍→ 党组织 → 中国共产党
考点28: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活动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 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 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周恩来等。
- 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解決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 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五四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考点2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
- 各地中国工行惨的那个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 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 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 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考点30: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必然性:
- 近代中国很惨
- 其他势力不能救中国
- 需要中国共产党
7.23建党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
- 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破产之后
- 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定的革命性
在当时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原因是:
- 工人阶级的人数不多,比较年轻。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党员占有相当大的数量。因此,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影响。
- 它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开始自己的活动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ー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自身解放的光明的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考点31: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中共二大:
-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封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开始采取民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 香港海员罢工【非领导、只是参与】
-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
-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领导、取得完全胜利】
- 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 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农民运动】
- 省港大罢工【持续时间最长的】
考点32: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国共合作形成的条件:
- “打倒列强、除军阀”已经成为了全国人们的强烈愿望。
- 孙中山和苏俄代表越飞联名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党内合作】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国民一大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 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 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合作的政治基础【共同纲领】
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25-1927: 大革命时期:五卅运动: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1927-193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八七会议: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调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
1925 年至 1927 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加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这场大革命。这是因为
- 首先,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 其次,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 再次,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 最后,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共产党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
考点33: 大革命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成为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大革命的意义:
- 首先,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 其次,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党领导的工农大众经受了革命的洗礼,提高了政治觉悟,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定了群众基础。
- 最后,大革命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主观原因:
-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 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根本原因)
- 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对于中国革命作出了ー些不切实际的领导,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许多问题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 首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 其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 再次,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级要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
- 最后,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35: 共产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 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
-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实行清党分共政策,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仍是一个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革命的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中国革命的性质也依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仍然迫切需要一个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考点36: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927 年 7 月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
- 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 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长沙)
- 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八七会议(1927.8)
- 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 毛泽东: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对八七会议的评价
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情况下,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南昌、秋收、广州三大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建军】
考点37: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在土地战争前期的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
《反对本本主义》【初步阐明党的思想路线】
- 初步阐明了坚持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 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古田会议
国民革命军→ 工农革命军→ 工农红军
会议通过的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工作
决议案强调,必须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敦育,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古田会议决议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在党组织和军队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环境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这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对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坚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革命的任务:
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毛泽东在井网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井冈山土地法》),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兴国土地法》)
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耕者有其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制定了第一个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考点38: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政权)
-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1931
- 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严重挫折:
第一次是“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左”倾条主义;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主要表现
- 在革命性质和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 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
- 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 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的结合起来(根本原因)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政治问题:瓦窑堡会议;思想问题:延安整风运动】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遺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考点40: 红军长征的胜利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考点41: 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
毛泽东在土地战争后期至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章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同等会议:瓦窑堡会议
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实践论》《矛盾论》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考点42: 日本灭亡中国的激化及其实施
- 占东北:1931-9-18
- 图华北:防共自治运动,华北事变
- 全面抗战:1937-7-7卢沟桥
考点43: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考点44-45: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931年918抗日战争解开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率先抗日
考点46: 一二九运动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于 1935 年 8 月 1 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中共中央在瓦堡召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一战线的方针,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考点47: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市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考点4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堡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 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的可能性。中国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要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可能变化的;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时,英美的走狗有可能照其主子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 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 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将人民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毛在延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考点49: 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統战线正式形成
- 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 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 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采用临时协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
考点50: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大捷,其他全部都是失败
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
主观原因,则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
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決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1941 年 2 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1942 年元旦,由美、英、苏、中四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決心互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考点51: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 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洛川会议
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
- 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论持久战】
相持阶段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考点52: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国共配合:忻口会战
考点53: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这样做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土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ニ 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決的斗争,并能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将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考点5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政治:
三三制的民政权建设。三三制是指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 1/3
经济:【最重要】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这个政策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
文化: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
考点55: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各界人士要求国民党实行抗战民主。
- 国民参政会中一些党派的代表发起宪政座谈会,批评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宪政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普遍开展起来
-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后,得到中共南方局所属中共驻香港办事处的支持,并于 1941 年 9 月创办了盟报《光明报》
- 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考点56: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
首先,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其次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最后,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考点57: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国七大
延安整风
《改造我们的学习》 ——党的高级干部——>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学风【重点】
《整顿党的作风》——全党党员——>反对宗派主义以整党风
《反对党八股》——全党党员——>反对党八股以整文风
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是
- 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 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 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所以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当时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诞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成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考点58: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9-3,抗战胜利纪念日
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书
考点59: 中国人们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伟大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考点60: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
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 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国共合作,建立、坚持和发展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战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 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 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 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
考点61: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的国际格局被美、两极格局所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
对立。
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在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考点62: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8,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重庆谈判: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记要》,即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会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
考点63: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毛泽东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民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
考点64: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
考点65: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決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征收多余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耕者有其田】
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年的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多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解放区)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考点66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原因:
- 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
- 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 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
- 恶性通货胀引起的物价飞涨;
- 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
- 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具体运动:
一二/一运动
一二/三零运动
五二零运动
下关惨案
考点67: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李济深等人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土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它们不再是旧中国反动政权下的在野党,而成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在中共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道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重任。
考点68: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
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理由:
- 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资产阶级两面性:革命性和弱性】
- 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 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考点69: 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人们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考点70: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タ,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3种
-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 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 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习近平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结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文章:
1949 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人们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会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 3 个历史性文件。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考点71: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 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略,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主要依劳动者的联盟,即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建立和扩大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巩固和扩大统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实现领导权的条件:
- 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 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 必须对同工人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武装斗争: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党的建设:
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三、新中国时期
考点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 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東,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受的屈辱,开始以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 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 军阀割据、战困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東,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
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过渡)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主要的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济。其中,个体经济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可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这样,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对应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決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考点73: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1949——1953——1956
前三年: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后三年: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全结束
第二,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
第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特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以上情况说明,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两大任务:
一是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之间的残余矛盾;
二是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
-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这次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カ,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烟法》,废除封建婚烟制度
-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 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这一运动是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旨在惩治腐败,拒腐防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等不法行为的大规模模群众性政治运动,即“五反”运动
考点74: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性质。
-
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考点75: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 提出工业化的任务
- 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考点76: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建国之初:先化后改 →后来:边化边改
这种认识上的改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 随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着国民经济的恢和初步发属,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考点77: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之所以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
-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考点78: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一五”期间工业化的成就:
- 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
-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 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
考点79: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农业合作化
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的经济组织形式:
- 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完全社会主义的性质。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走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业经济
到 1956 年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手工业合作化
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到 1956 年底,手工业的合作化也基本完成了。
考点80: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实质: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他们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954 年 1 月,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开始时要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这种企业已经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半】
1956 年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的 99%、私营商业户的 82.2%,都走上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道路。(定股定息)【完全】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点:
- 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 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考点81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
考点8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変,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当时中国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另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第一次结合:毛: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毛中共七大完成,生成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结合:毛提出,邓实现飞跃,成果改革开放
考点83: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国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中共八大后,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把这称作“新经济政策
考点84: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开始第二次结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提出
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通称“六又”政治局面)的思想。这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考点85-91: 探索中曲折前进
文化大革命
考点92-117: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
- 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三,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第四,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第五,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毛中特
大、多、新
https://whimsical.com/PAdfUYPdahUmiSfwXMWS82
一、导论
考点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是什么?(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实践+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必要)
- 理论需要
- 中国实际需要
可能性
- 理论需要
- 中国实际需要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文化具有相融性
考点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 毛泽东思想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论新阶段》报告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井写入党章。【完成了第一次飞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
考点3: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
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与战争)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部分。
-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奋斗历程,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促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更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形成的理论成果。
考点4: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考点5: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考点6: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983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指出: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坚特独立独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实事求是:根本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根本政治原则
考点7: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十一届六中全会科学评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历史決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统一全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全党的拥护。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考点8: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国情: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改善人民生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 年五四运动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无产阶级得到理论武器后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近代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考点9: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是基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为中华民族找到出路,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以及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考点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在晋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以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中国革命
- 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 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
中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主要对象。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
不同时期的不同革命对象: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革命性和妥协性(摇摆性、软弱性),动力之一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時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共性】
- 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 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
- 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
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个性】
- 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和彻底;
- 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强大革命力量的形成;
- 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使得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
- 条件:率领同盟者斗争并取得胜利;给被领导者以物质福利,并进行政治教育
- 关键: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 基本策略: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 坚强支柱:革命武装力量
- 根本保证:党的建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主义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译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又认清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左”和右种错误思: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
考点11: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940,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
-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总之,国体一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包括民资),政体一一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今天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 没收官僚(买办)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命的双重性质。
-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 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的;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 科学的: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
- 大众的: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考点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步骤:
- 初步形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网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 最终确立:1938 年 11 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而确立了经过长期武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战争与战略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然性、必要性
-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
- 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无法和平斗争】
-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为什么不能去城市】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 近代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 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削,人民的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 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
地革命的依托
考点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統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
-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 一方面,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 另一方面,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 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 统一战线的经验:
- 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要依据革命的需要,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 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在革命进程中,要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 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 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 要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必须以全心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坚持这一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 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
-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习近平新时代,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
-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党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考点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理论上: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实践上: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上: 鼓舞了其他国家的反帝斗争
考点15: 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和特点
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
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这三种经济成分及与之对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这个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社会。
考点16: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是有必要的,因为
- 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
- 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公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他们;
考点17: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況,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具体来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资本主义工商业大社会主义改造
-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社会主义。【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 有利于争取团结资产阶级,
- 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
- 有利于团结知识分子
能实现赎买的原因/可能性:
-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统一战线
- 社会主义已经掌权,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政治上对社会主义有依赖。
-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考点18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考点19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東,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20: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确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考点21: 调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是 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的【标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开始】
《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素适合中国情況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原则】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方针】
考点2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党在八大前后,特別是毛泽东在 1957 年 2 月所做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敌我矛盾是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环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这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毛泽东提醒人们注意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转化问题,认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
-
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解决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采用专政的方法。解決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采用民主的方法。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个总方针
-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一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 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 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考点2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考点24: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索的意义
党领导人民探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具有以下意义:
-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教训
-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关系: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 20 多年建设的基础开创的。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积累了经验并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素是对千一个时期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
考点25: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最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考点26: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十二大: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 十三大:
-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 从马克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 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熟
- 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同其他两个写入党章,随后写入宪法【七大,毛入党章】
考点27: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
1992 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它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
- 它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考点28: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理论联系实际(途径、方法),实事求是(实质、核心),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目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进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了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隨。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国情论)
十三大前夕: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国情加以把握
质:社会主义;量:初级阶段
进入:三大改造完成;使用:十一届六中全会;十三大前夕:作为国情;十三大:对理论系统概述
-
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内涵:
-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出发点、落脚点:目的;立足点:依靠、凭借;
要求:
- 必须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 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重要性: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党的十九大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不仅将“美丽”纳入了基本路线,而且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扩展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中特进入新时代的总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
- 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 到 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2035基本实现现代化
-
改革开放理论
(1). 是什么?(性质)
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制度不能改,体制可以改
(2).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根本动力】
(3).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
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4).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5). 对外开放的要求:
- 在开放的范围上,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 在学习的内容上,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 在开放的原则上,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总结: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开始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済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的改革目标
未完,也没法完了:P131